如何檢測塑膠電鍍的外觀質量通常認為,較好的外觀是亮中發“烏黑”,光亮度視覺感很“厚實”。這種宏觀感覺是由塑膠電鍍表面的微觀狀態所決定的,也就是說微觀表面必須非常平整。
鍍層不能有霧狀存在,極輕微的霧狀,在強光下或正視時是發現不了的,要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線下才能發現,因此易被忽視。至于露塑、脫皮、毛刺、麻點和深鍍差等缺陷,在塑膠電鍍中是不允許存在的。要考核部位及反面等各部位都要有鍍層包覆,且色澤鮮亮,不能發黑、露塑及有夾具拉毛印。
一、鍍層厚度測試
可以針對涂層、鍍層的厚度進行檢測,適合金屬和非金屬產品,即使在基材和鍍層的成分未知的情況下也可以準確測試,測試厚度范圍從納米覆蓋到微米。
二、鍍層形貌觀察
可以觀察固體材料表面的微觀形貌,適合沒有磁性的固體樣品。
三、微區成分測試
電鍍廠家可以做微米級尺寸樣品的元素定性分析。與電鏡設備配合使用,可以分析特定微觀形貌的成分,適合于材質確認,異常分析,逆向解剖等用途。
電鍍工藝的類型簡介
刷鍍
將陽極表面裹上柔軟的能含吸鍍液的多孔性材料,如棉布或其他的纖維制品,通上電流并在被鍍表面上摩擦,也能在摩擦的表面區鍍上鍍層。這種方法一直用來修復局部的鍍層缺陷,后來改制成能儲存鍍液的刷子,用來解決不易移動的大件,如建筑物等的電鍍和修復磨損的零件。鍍內外圓表面時與轉動機床配合,采用濃鍍液和大電流可以得到很高的鍍速。這種方法比較簡便靈活,鋁合金電鍍加工廠家,投資不多,更適合于少量的大構件或戶外建筑。小些的零件能使之旋轉運動時,可以方便地進行較高速度的厚鍍,但鍍層的質量往往與操作技巧有關。
銅制零組件鍍錫后如何鍍銀?
在電子、電器、儀表工業中,常常遇到一些銅制零組件,經錫焊后需要鍍銀,如空氣電容器的動、定片組,片子與軸的連接就是用錫焊的,還有屏蔽罩、隔離板等的接縫也有用錫焊的,并且在錫焊后,表面必將還殘留一些焊劑和它的分解物質,這樣在同一零件上形成有兩種不同的金屬材料及臟物就給電鍍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常用的焊錫大多是由鉛錫焊按不同的比例組成的合金。
這種焊料附在零件上,在鍍前酸洗時,幾種不同金屬處于同一酸洗液中(這種酸通常是用肖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結果出現銅酸洗很好,然而鉛錫卻變成了灰黑色,這是由于鉛和錫被氧化的產物疏松黑灰膜導電性較差,電鍍困難。
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應將焊接處的焊劑用酒精或其他溶劑清洗掉,然后再進行酸洗,根據零件的具體形狀,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對于形狀簡單易刷光的零件,可以進行刷光,除去灰黑膜。對于形狀復雜的零件,就不便于刷光了,可以用濃的肖酸酸洗(不至于形成硫),在黑灰膜中其導電性就要稍好些。
酸洗后可直接進行青化鍍銅,先用大電流沖擊鍍(比正常電流大2~3倍),覆蓋一層薄銅;然后再鍍銀,開始同樣用大電流沖擊,并將零件進行適當擺動,鍍3~5min后,取出在清水中清洗一次,再放入鍍槽,按正常工藝規范進行電鍍,即可獲得完好的鍍銀層。